美国发明“混凝土电池”,充放电超10000次,或带来革命性突破?

美国发明“混凝土电池”,充放电超10000次,或带来革命性突破?

今天来讲美国黑科技——混凝土“电池”,麻省理工正在开发的一种大型储能装置,利用世界上最便宜的三种材料,水、水泥和碳黑,可以把建筑物甚至道路都变成巨大的电池,实现大规模的能源存储和利用,为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革。

你是不是已惊掉了下巴?水泥和碳黑都能做成电池?

超级电容器

准确地说,它的名字不叫电池,而叫超级电容器,是介于电池和电容之间的一种储能装置。

你可能对电容还不太了解,简单来说,电池通过介质中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,而电容则基本是通过物理过程将电荷分离存储在两个导电极之间。

电池的储能量一般比电容大得多,因为电池可以利用更多的物质参与反应,而电容只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存储电荷。

由于电容只需要移动电荷,而不需要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,所以电容的充放电速度要比电池快得多。

而且电容的充放电次数也比电池多得多,因为电容不会像电池那样出现极化、老化、腐蚀等现象,影响其性能和寿命。所以这就造成了一对矛盾。

美国发明“混凝土电池”,充放电超10000次,或带来革命性突破?

那么超级电容器呢,它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电容器,利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的静电双层和/或电化学赝电容来储存电荷,可以存储和释放比普通电容器更多的电能,并且可以比电池更快地充放电。

目前电池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成本高、材料稀缺、寿命短、容量小、充放电速度慢等,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,而超级电容器具有寿命长、效率高、环境友好、可循环利用等优点,可应用于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、工具、电网缓冲、能量收集、运输、医疗等领域,在特定领域是电池的完美替代者。

混凝土电池

麻省理工正在开发的混凝土“电池”,就是一种超级电容器。一看到超级这个字眼,你脑海里浮现出的可能就是高科技纳米材料或者特殊合金什么的,但麻省理工的选择却让你大跌眼镜:水、水泥和碳黑。

这是最关键的地方,因为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常用最便宜的材料,并且无需单独制成电池,而是可以和建筑物、道路结合起来,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。

水泥是建筑业的基础材料,而碳黑则是一种类似于极细的木炭的物质,可以用来制造墨水、颜料、橡胶等。它们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,但当它们与水混合在一起时,就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美国发明“混凝土电池”,充放电超10000次,或带来革命性突破?

研究人员发现,当水泥与水反应时,会产生一些空隙;而碳黑由于排斥水分,会聚集在这些空隙中,并形成类似于导线的卷须状结构。这些卷须状结构就像是连接两个极板的桥梁,使得整个混合物具有了导电性。

之后将这种混凝土制成两个电极,浸泡在标准电解质材料中,例如氯化钾,利用薄薄的空间或绝缘层隔开,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超级电容器,可以存储电能并达到10000次以上的稳定充放电循环——现在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只有几百次到几千次。

实验版本

进一步的研究发现,添加的碳黑越多,超级电容器存储的能量就越多,但混凝土结构强度也会下降,所以可以针对所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同,来添加碳黑制造混凝土“电池”,只要大于3%就可以了。

比如对于建筑地基或风电涡轮机底座,添加10%的碳黑可以达到最佳的平衡点,你想到什么没有?风电不是不稳定吗?如果把底座变成一个大电池,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吗?

研究人员为此制作了一个实验室版的小型超级电容器来验证,他们用水、水泥和碳黑制造了一些和纽扣电池差不多大小的“混凝土电池”,直径1厘米,厚度1毫米,每个都可以充放1伏的电压,相当于1伏的电池。

美国发明“混凝土电池”,充放电超10000次,或带来革命性突破?

之后他们把三个超级电容器连接起来,结果令人惊讶,3伏的发光二极管真的被点亮了。

而电容器的储能量是和电极的体积相关的,这意味着如果把1毫米变成1米后,就可能提供更多的电力,甚至为整个家庭供电。

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制造一个12伏汽车电池大小的版本,然后是一个45立方米的版本——大约3.5米边长的立方体,可以存储约10千瓦时的电能,足以为一座房屋提供每天的用电量。

美好前景

如果这种混凝土“电池”开发成功,并能稳定运行,或许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或机遇,对环境、经济和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
试想一下,我们可以将房屋地基制成混凝土电池,存储太阳能、风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电力,在需要的时候使用。

也可以用这种材料把公路变成巨大的储能装置,让道路成为超级电容器,为电动车提供无线充电。

还可以把这种混凝土制成供暖系统,用于地板、墙体供暖,或人行道除冰除雪,水管防冻,农业大棚或温室保暖等。

怎么样?是不是感觉潜力巨大啊,不过麻省理工也是刚刚开始研究,还不知道做大之后究竟会不会产生实用价值,但至少理论计算是可行的,随着储能成为全世界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行业,未来或许总会有某种装置脱颖而出,成为清洁能源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重要载体。

论文:
https://www.pnas.org/doi/10.1073/pnas.2304318120
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疑问请联系QQ:3164780!

(0)
新火评测网的头像新火评测网
上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10:05
下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10:10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